《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译文

99云南网2025-06-30 12:06 5 浏览
点赞 收藏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成。其中,《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集中体现了孔子的道德观、教育观和政治观。本文将逐一解读《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译文,以期对《论语》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原文及译文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一种器物。”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6.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对子由说:“子由,你知道什么是‘知’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

7.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美德,达到了极致!人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美德了。”

8. 子曰:“君子之道,淡以明德,俭以养德。”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道德,用淡泊明志,用节俭修养。”

9.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土地;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利益。”

10.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只追求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11.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然会有近期的忧虑。”

12.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二、总结

《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通过这些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道德观、教育观和政治观。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论语》十二章,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0评论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