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浏览《黄山奇松》教学设计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及成因。
(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山奇松。
(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黄山奇松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及成因,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山奇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教师展示黄山奇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认为黄山奇松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黄山奇松形态各异,有的挺拔、有的苍劲、有的柔美。
2. 主体部分
(1)学习黄山奇松的特点及成因
①教师介绍黄山奇松的成因:黄山奇松是因黄山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土壤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形态。
②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黄山奇松的特点:形态各异、挺拔苍劲、柔美多姿。
(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描写黄山奇松的句子,如:“这棵松树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注视着远方的山川。”
②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山奇松。
(3)课堂展示
①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描写作品,其他学生评价。
②教师点评,总结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总结与拓展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山奇松的特点及成因。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黄山奇松,还有哪些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特点?
(3)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有关黄山奇松的资料,撰写一篇关于黄山奇松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及成因。
2. 学生在描写黄山奇松的过程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 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精神品质。
5.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黄山奇松,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在引导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及成因、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