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浏览脱贫攻坚:共筑中国梦的坚实基石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脱贫攻坚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战役,是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的伟大实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场攻坚战中,无数英雄人物、感人事迹汇聚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一、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与意义
1. 脱贫攻坚战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仍有551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2. 脱贫攻坚战的意义
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将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2)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将使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3)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将使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得到保障,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与成果
1. 实践
(1)精准扶贫。我国政府将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方针,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确保扶贫资源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2)产业扶贫。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3)教育扶贫。我国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教育水平,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持。
(4)健康扶贫。我国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
2. 成果
(1)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0.6%。
(3)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地区公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4)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我国政府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推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为脱贫攻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脱贫攻坚战的未来展望
1. 持续加大扶贫力度
(1)继续实施精准扶贫。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源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2)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高贫困群众收入。
(3)加强教育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教育水平。
(4)深化健康扶贫。完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
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贫困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推动产业转移。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3. 深化国际合作
(1)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脱贫攻坚事业不断发展。
(2)积极参与全球减贫事业。我国将继续发挥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共筑中国梦。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