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 原文

99云南网2025-07-24 09:33 3 浏览
点赞 收藏

题目:致橡树——一首关于坚韧与爱情的赞歌

在诗的海洋里,有一首诗,它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吹拂着人们的心田;它又如冬夜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人们的心灵。这首诗,就是舒婷的《致橡树》。它以橡树为象征,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首经典之作,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情与力量。

《致橡树》是我国著名女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橡树为意象,通过对橡树与木棉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诗中,橡树象征着坚韧与独立,而木棉则象征着柔美与奉献。二者相互映衬,共同演绎了一曲关于爱情与人生的赞歌。

诗的开篇,诗人便以一棵橡树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这里,橡树的形象显得高大、挺拔,正如诗人所追求的独立自主的精神。橡树不借助外力,依靠自身力量生长,这正体现了诗人对坚强、不屈不挠品质的赞美。

紧接着,诗人又以木棉为陪衬,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木棉象征着柔美、奉献,但它并不依赖橡树,而是独立生长,为人们带来美丽的风景。这里,诗人赞美了木棉的坚强与独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在诗的第二节中,诗人将橡树与木棉的关系推向高潮,以“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句话,将橡树与木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里,橡树与木棉共同经历了风雨,共同分享了美好的时光,展现了爱情中的陪伴与支持。

在诗的第三节中,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橡树与木棉的精神品质:“仿佛永远相离,却又终身相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理解:虽然生活中会有分离,但爱情却始终如一。橡树与木棉,虽然形态各异,却相互依存,共同成长,这正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在诗的结尾,诗人以“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句话,将橡树与木棉的精神品质升华到爱情的层面。诗人认为,伟大的爱情不仅体现在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更要珍惜彼此的位置,共同守护美好的家园。

《致橡树》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坚韧、独立、忠诚、奉献等品质。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季风,

也不像你我——

你是我必须时刻铭记的

那棵树,那片叶,

那缕阳光,那份温暖。

仿佛永远相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就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橡树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让我们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要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勇敢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成为那棵坚韧、独立的橡树。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0评论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