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99云南网2025-07-25 13:44 4 浏览
点赞 收藏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山洪暴发对村庄的危害。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山洪暴发对村庄的危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山洪暴发对村庄的危害。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山洪暴发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家乡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景。

2. 提问:家乡的景色美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家乡的故事?

3. 引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3. 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

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村庄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中,村民为了保护家园,与洪水展开了搏斗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习第1自然段

(1)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段介绍了小村庄的美丽景色。

(3)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小村庄是“美丽的村庄”?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小村庄的景色优美,风景如画。

2. 学习第2自然段

(1)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段讲述了山洪暴发时,小村庄的景象。

(3)提问:山洪暴发时,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山洪暴发时,小村庄的房屋倒塌,村民失去了家园。

(4)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村庄在哭泣”?

(5)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山洪暴发给小村庄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村民失去了家园,感到非常痛苦。

3. 学习第3自然段

(1)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段讲述了村民为了保护家园,与洪水展开了搏斗。

(3)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一定要保住家园”?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家园是村民的根,他们不愿意失去家园。

(四)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1. 提问: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要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防止山洪暴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了解了山洪暴发对村庄的危害,我们要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

2. 布置作业:

(1)背诵第2自然段。

(2)收集关于山洪暴发的资料,了解其危害。

(3)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观察图片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了山洪暴发对村庄的危害,培养了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山洪暴发的危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评论0评论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