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浏览(精选)元宵节作文6篇
篇一:《月圆人团圆,元宵佳节乐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共同庆祝这个充满喜庆和祥和的节日。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家家户户的窗台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五光十色,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孩子们穿着新衣,手提花灯,欢快地在大街小巷穿梭,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午后,阳光明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公园赏花灯、猜灯谜。花灯造型各异,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形态各异的植物灯、寓意吉祥的神话传说灯,令人目不暇接。猜灯谜更是让人乐在其中,一家大小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猜灯谜成了这个节日里不可或缺的环节。
傍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街小巷的霓虹灯、路灯、花灯交相辉映,将整个城市装扮得如梦如幻。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与亲朋好友结伴,或与家人团聚,共度这个美好的夜晚。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团圆成了最美好的期盼。远方的游子纷纷踏上回家的路,与家人共度这个难忘的佳节。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人们举杯畅饮,共庆团圆。
夜晚,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在这团圆的夜晚,人们不禁感叹:月圆人团圆,元宵佳节乐融融。这个节日,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
篇二:《元宵节的记忆》
记忆中的元宵节,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小时候,每当元宵节来临,我最期待的就是吃汤圆。那软糯的糯米皮,包裹着香甜的芝麻馅,一口咬下去,满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那时候,家里会提前准备汤圆的材料,全家人一起动手包汤圆。我和妈妈、奶奶分工合作,妈妈负责揉糯米,奶奶负责包馅,我则负责把包好的汤圆放入锅里。在欢声笑语中,一碗碗汤圆出锅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元宵节当天,我们还会去邻居家串门,互相赠送汤圆。那时候的我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方式,但那份纯真的欢乐,却让人难以忘怀。
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元宵节的记忆依然深刻。每当我吃到汤圆,那份温馨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这个节日,让我明白了家的意义,明白了团圆的可贵。
篇三:《元宵灯会,点亮童年》
元宵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日之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一场场热闹非凡的元宵灯会。
小时候,我总是跟着父母去参加元宵灯会。那时的灯会,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华丽,但那份热闹和欢乐,却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父母来到了一个公园举办的元宵灯会。公园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形态各异的动物灯、有寓意吉祥的神话传说灯,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卡通灯。我兴奋地跑来跑去,看不够那些花灯。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西游记”主题的花灯展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一个个熟悉的角色栩栩如生,仿佛要从花灯中跳出来。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模仿着他们的动作,开心得不得了。
元宵灯会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灯,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些精美的花灯,仿佛是古代工匠们智慧的结晶,让人赞叹不已。
如今,虽然我已经长大,但元宵灯会的记忆依然清晰。每当元宵节来临,我都会怀念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怀念那个点亮我童年的元宵灯会。
篇四:《元宵节,传承文化》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最早是为了纪念平定诸吕之乱的功臣而设立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共庆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过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活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赏花灯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花灯种类繁多,有剪纸灯、布艺灯、宫灯等,寓意着吉祥、幸福。猜灯谜则是考验人们智慧的游戏,谜底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人在游戏中领悟人生。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安康。在我国北方,人们还会在汤圆中加入红枣、花生、芝麻等食材,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