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浏览千字文成语故事:愚公移山
昔者,有愚公者,年已九十,居于山之南,邻于北海。山北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两山之间,有通途,而愚公家居其中,出入之不便,遂发愿移山。
愚公谓其子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其子曰:“然则子何不为乎?”愚公曰:“吾年九十,死无葬身之地,有子存焉,吾何患无辞?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其子感其言,乃与愚公共担石锄,平治道路。
邻人京兆尹闻而笑曰:“子何其愚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怒曰:“吾虽老,死有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京兆尹曰:“汝心诚可嘉,然汝之力,不足以移山,徒自苦耳。”愚公曰:“吾虽老,死有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京兆尹笑而不答。
愚公归,与家人商议,曰:“吾虽老,死有后。然吾之力,不足以移山,吾当教子孙,使之继吾志。”于是,愚公之子孙,日往山南,担石锄,平治道路。
岁月如梭,转眼间,愚公已百岁。其子已逝,而孙辈已长成。愚公曰:“吾志未酬,汝等宜继吾志,勿使山阻道路。”孙辈感其言,亦效法愚公,担石锄,平治道路。
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愚公之子孙,前赴后继,不知其几千万亿。山虽高,而道路已平。愚公之志,终得实现。
一日,有神人过而问之:“汝等何为?”愚公答曰:“吾等欲移山以通道路。”神人曰:“吾闻汝之志,诚可嘉也。然汝之力,不足以移山。吾今为汝驱山,汝其从之。”言罢,神人挥袖,山崩地裂,太行、王屋二山,顿时移去。
愚公之子孙,欢欣鼓舞,皆曰:“吾祖之志,今已实现。”愚公亦喜曰:“吾虽死,犹生也。”遂与子孙共庆。
愚公移山,传为千古佳话。其故事,寓意深刻,启示后人:
一、志向坚定,方能成就大事。愚公虽年迈,然志向坚定,终成移山之功。
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愚公之子孙,前赴后继,共担重任,终成移山之业。
三、持之以恒,方能成功。愚公之子孙,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终成移山之奇迹。
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愚公之子孙,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终成移山之壮举。
愚公移山,已成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象征。让我们铭记这个故事,传承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