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浏览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4. 提高教师德育教学水平,优化德育教学资源。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 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教学能力。
2. 建立德育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德育教学经验共享。
3. 落实德育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德育教学积极性。
(二)优化德育课程设置
1. 修订德育课程方案,确保德育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2.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丰富德育课程资源。
3. 加强德育课程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实现德育教学有机统一。
(三)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1. 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 举办德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开展德育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
(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四、工作计划
(一)第一阶段(第1-4周)
1. 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教学能力。
2. 修订德育课程方案,确保德育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二)第二阶段(第5-8周)
1. 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 举办德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第三阶段(第9-12周)
1. 开展德育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价值。
2.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四)第四阶段(第13-16周)
1. 总结德育教学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组织教师参加德育教学经验交流,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德育工作责任。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4.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