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野望》赏析及阅读答案

99云南网2025-04-26 21:45 8 浏览
点赞 收藏

杜甫《野望》赏析及阅读答案

杜甫的《野望》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交织的佳作。此诗以开阔的视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下是对《野望》的赏析及阅读答案。

一、诗歌背景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约作于公元759年。当时杜甫流离失所,身处乱世,心中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诗歌赏析

1. 开篇描绘了野望之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山水画面。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山间小径,白云缭绕,隐约可见人家。这里的“寒山”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而“石径斜”则表现了山路的曲折与险峻。这一联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深邃的基调。

2. 中间两联抒发情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颔联描绘了诗人驻足观赏枫林美景的情景。此时正是深秋,枫叶如花般绽放,红艳夺目。诗人不禁为之驻足,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颈联通过山水曲折、柳暗花明的景象,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希望。诗人以山水为喻,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念。

3. 尾联抒发感慨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尾联描绘了诗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箫鼓声声,春社活动即将开始,人们身着简朴的衣冠,保留了古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三、阅读答案

1. 诗歌主题

《野望》的主题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自己的情感。

(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山水曲折与柳暗花明,表现人生道路的坎坷与希望。

(3)象征手法:以山水、枫叶等自然景观象征人生百态。

3. 诗歌情感

(1)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诗人对枫林美景、田园生活充满向往。

(2)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对乱世中的百姓生活感到忧虑。

(3)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念:诗人坚信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终将迎来希望。

总之,《野望》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能领略到诗歌中的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评论0评论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