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浏览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独、敬、亭”等生字,会写“独坐、敬亭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黄山奇石》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黄山美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美丽的山水?它们分别在哪里?
3. 引出课题:《独坐敬亭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学生的字音错误。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感受诗的韵律美。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诗人对敬亭山有什么感情?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诗人对敬亭山有什么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
3. 教师总结:
(1)诗中描绘了敬亭山的奇石、飞泉、白云等景物,突出了敬亭山的美丽。
(2)诗人对敬亭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 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检查。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背诵情况,鼓励学生背诵。
(五)拓展延伸,提高素养
1.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物。
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描绘敬亭山的画。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