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浏览教案:《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蝌、蚪、鸭、鹅”等生字,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把握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会小蝌蚪的执着和妈妈的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
1. 字词教学
(1)认识生字,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
(2)理解字义,学会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学生跟读,纠正读音错误;
(4)分组朗读,培养合作意识。
3. 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2)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因;
(3)提问: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4)引导学生分析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会小蝌蚪的执着和妈妈的爱。
4. 修辞手法教学
(1)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5. 角色扮演
(1)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小蝌蚪、妈妈、鸭子、乌龟等角色;
(2)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背诵课文;
3. 比一比,谁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得最好。
(四)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总结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尊重他人。
四、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1. 生字:蝌、蚪、鸭、鹅
2. 课文内容: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教育意义: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