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浏览《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言字词。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传承。
(2)激发学生对友谊的珍视和珍惜。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言字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
(1)理解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言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课前播放《陈太丘与友期》的故事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
2.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三)合作探究
1. 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陈太丘: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宽容大度。
(2)友人:虚伪、自私、无信。
2. 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四)朗读背诵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3. 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检查。
(五)拓展延伸
1.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关于诚信、友谊的故事。
(六)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师强调诚信、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作业布置
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关于诚信、友谊的成语、谚语,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