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浏览伤仲永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伤仲永》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仲永因家境贫寒而被迫辍学,最终因才华横溢而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故事。本文以《伤仲永》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伤仲永》的作者、作品背景及主要内容;
(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品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主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对比阅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卓越,勇攀人生高峰。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伤仲永》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品味作品中的情感和主旨;
(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
(2)把握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展示《伤仲永》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伤仲永》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学习
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伤仲永》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合作探究,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和主旨;
3.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三)课堂讨论
1. 讨论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观;
3. 对比阅读,分析《伤仲永》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
(四)总结
1. 教师总结《伤仲永》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作业
1. 撰写一篇关于《伤仲永》的读后感;
2. 收集与《伤仲永》相关的文学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道德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