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浏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等生字,会写“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用“如果……就……”造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付出与回报。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会用“如果……就……”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名称。
3. 引入课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 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课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果……就……”,体会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3. 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 课文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果……就……”,体会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背诵课文。
3. 教师总结,强调课文所传达的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总结。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
2. 用“如果……就……”造句,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同时,通过作业布置,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