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浏览《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与翻译
一、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篇章,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烛之武凭借其智谋,成功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故事。原文如下: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死告。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郑人将仁其君,其利器,其死士,皆在晋矣。吾闻之,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勇者敢仁。子宁不闻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今吾将死矣,子其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二、翻译
晋文公和秦穆公一起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同时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亡郑国对君主有好处,我愿意以死相告。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要扩张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侵犯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土地?如果没有夫人的力量,我是不可能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削弱他,这是不仁的;失去自己的盟友,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代替有序,这是不勇的。我们还是回去吧!郑国人将保护他们的君主,他们的武器,他们的勇士,都在晋国了。我听说,仁者安于仁,智者利用仁,勇者敢于行仁。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现在我即将死去,你们要好好考虑!
秦穆公听后很高兴,与郑国人结盟。
三、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通过烛之武的智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当时,晋国和秦国为了争霸,不惜侵犯其他国家,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烛之武的聪明才智,不仅使他成功说服秦穆公退兵,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文章中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表达了古人对于命运的一种看法。烛之武深知生死有命,但他仍然勇敢地面对困境,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利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四、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通过烛之武的智谋,展示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以及古人对于命运的认识。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学习烛之武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的忠诚和勇气。同时,我们也要树立正确的命运观,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