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翻译

99云南网2025-05-16 09:26 4 浏览
点赞 收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韵诗篇中的深情送别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歌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便是唐代诗人岑参在边塞送别好友武判官归京时所作,以其深邃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文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以边塞特有的壮阔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生动画卷。诗的开篇,岑参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两句,勾勒出了一个冰天雪地的边塞风光。这里的“胡天”指的是边疆地区,其气候之恶劣、天气之变幻莫测,与中原大地截然不同。诗人以“飞雪”这一意象,巧妙地渲染了送别的凄凉氛围。

接着,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的景象,比作一夜春风吹过,梨花盛开。这种意象的转换,使得原本萧瑟的边塞风光,变得生机勃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诗的下半部分,岑参着重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他写道:“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这里的“珠帘”、“罗幕”、“狐裘”、“锦衾”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将士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在寒冷的边塞,友人即将归京,诗人不禁感叹:“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里的“将军”、“都护”指的是武判官,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担忧。

在送别的宴会上,岑参以“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一乐器的组合,渲染了送别的氛围。而“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风雪交加的景象,令人心生感慨。

最后,诗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四句作结。诗人目送友人远去,直至山回路转,友人身影消失在雪地之中。这四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豪迈气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丽,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岑参对友人的关怀、对边塞将士的敬佩,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无疑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0评论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