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浏览《颐和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园林艺术;
(2)掌握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代表性建筑;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颐和园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园林艺术;
(2)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代表性建筑。
2.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颐和园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颐和园风光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颐和园吗?它有哪些特点呢?
2. 课堂讲授
(1)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介绍颐和园的建造背景、历史沿革以及其在我国园林史上的地位。
(2)颐和园的建筑特色:
讲解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技艺等方面的特点。
(3)颐和园的园林艺术:
分析颐和园的园林布局、山水意境、植物配置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4)颐和园的主要景点和代表性建筑:
介绍颐和园的代表性景点,如长廊、十七孔桥、昆明湖、万寿山等。
3. 课堂活动
(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颐和园的文化内涵,如:颐和园的象征意义、园林艺术的价值等。
(2)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颐和园,实地感受园林艺术的美。
4. 总结与评价
(1)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园林艺术。
(2)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颐和园的感悟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了解颐和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总之,《颐和园》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