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浏览曹刿论战——古战策中的智慧之光
正文: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这篇文章以曹刿与鲁庄公的一段对话为主线,阐述了战争中的战略、战术以及心理因素,展现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与谋略。本文将围绕曹刿论战的原文及译文,探讨其历史背景、核心观点以及现实意义。
一、历史背景
曹刿论战发生在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当时,鲁国国力较弱,而齐国则强大无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鲁庄公面临着是否出兵与齐国作战的难题。曹刿作为鲁国的一位贤臣,向鲁庄公献上了自己的军事见解。
二、原文及译文
原文:
公将战,曹刿请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又将战,曹刿请见。问:“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信未孚,民弗从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其可乎?”对曰:“未可。必以吾所知。”公曰:“既克,何故而后速?”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鲁庄公将要出战,曹刿请求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等生活必需品,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还没有普及到民众,民众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又要出战,曹刿再次请求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大小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审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曹刿回答说:“忠诚和信誉还没有得到民众的信任,民众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大小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审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衣食等生活必需品,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分给别人。这样可行吗?”曹刿回答说:“还不行。一定要凭借我所了解的情况。”庄公说:“既然已经取得胜利,为什么还要加快速度?”曹刿回答说:“战争,需要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的士气已经耗尽,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取得了胜利。对于大国,难以预测,我担心他们有伏兵。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旗帜飘扬,所以追击他们。”
三、核心观点
1. 战争需要民心所向。曹刿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只有让民众信任和拥护,才能在战争中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2. 战争需要审时度势。曹刿在战争中注重观察敌情,善于把握时机,从而取得了胜利。
3. 战争需要勇气和智慧。曹刿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这使得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现实意义
曹刿论战虽然发生在春秋时期,但其思想观念对今天的战争仍有重要的启示。在当今世界,战争的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战争的本质并未改变。曹刿论战中的智慧,对于我们理解战争、指导战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曹刿论战是一篇充满智慧的军事著作。通过对原文及译文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家的思想观念,为今天的战争提供有益的借鉴。